資訊動態
綠色建筑最新定義——
在全壽命期內、節約資源、保護環境、減少污染,為人們提供健康、適用、高效的使用空間,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質量建筑。
“綠色標準”一再升級
21世紀以來,為有效提高建筑物資源利用效率,降低建筑對環境影響為目標的綠色建筑成為全世界的關注重點。
隨著發展,中國早期發布的06和14版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的不足之處也慢慢突顯,因此新的《綠標》于2019年修訂后,在8月1日起正式實施。
這也標志著我國對綠色建筑的決心,新時代的大勢所趨。
2019版綠標“新”在何處
更新了評價指標體系,以增進建筑使用者對于綠色建筑的體驗感和獲得感。
重新設定了評價階段,將綠色建筑評價的節點設定在建筑工程竣工后。
新增綠色建筑等級,即“基本級”。綠色建筑等級變為:基本級、一星級、二星級、三星級。
在星級認定時,按指標最低分、全裝修、總分值、特殊要求4個層級,分別對提出了差異性技術要求。
優化計分評價方式,增強了評價方法的可操作性。
拓展了綠色建筑的內涵:耐久、服務、健康、宜居、全齡適用。
未來趨勢:優化產業、環保低耗
《綠色建筑評價標準》可以說是規范和引領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根本性技術標準,目前省會以上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、大型公共建筑已經全面強制執行綠色建筑標準,并且隨著發展未來將會有更多建筑被列入強制執行。
門窗幕墻行業的變化,主要有以下幾點:
01
高質精裝修
新綠標中綠色建筑的星級評審標準,“裝修情況”一項必須為“全裝修”,這意味申請綠色建筑標識門窗幕墻是已經完成了裝修的,未來地產樓盤高質量精裝勢必成為主流。
02
幕墻保溫性能
新綠標中針對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提出了明確的指標,最低(即一星級)要求提高5%,或建筑空調供暖負荷降低5%,熱工性能指的是維護結構的保溫隔熱性能或熱傳導性能,與此相關的圍護結構不僅有外墻、屋面,也包括窗戶、天窗、陽臺門等。
03
門窗防寒、隔熱性能
在嚴寒和寒冷地區住宅建筑外窗的傳熱系數最少要降低5%,這針對的則是外窗的保溫性能。三星級綠色建筑甚至需要達到20%傳熱降低比例。
04
住宅隔聲性能
二星、三星明確標準:室外與臥室之間、分戶墻(樓板)的空氣隔聲性能和撞擊聲隔聲性,因此不出意外該條例將帶動隔音建材的發展和進步。
05
外窗戶氣密性
門窗的氣密性關聯甚廣,夏季可隔絕室外熱氣進屋,冬季能保護室內溫度流失緩慢,良好的氣密性同時還能隔音防噪,并且預防室外空氣污染進入家中。因此它是衡量綠色建筑的重要指標,也在星級評選中占據重要地位。
博覽會綠色建筑相關主題展區
由于國家政策的要求、市場需求的帶動,不少企業紛紛轉型發展綠色建筑建材,優化產業結構。